肉羹怎么做才好吃?

成根发成根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闽南一带有一种风味食品,叫“肉羹”(或称“肉丸”),与北方的丸子不同——它不是用面粉做成面团,再揪成小剂子擀平后切成小丁,也不是用小勺把和好的肥肉泥、瘦肉泥、蛋糊等压成片后再切出小块来。它是将剁碎的绞肉捏成团状,或者揉成条状,切成小段而制成的。在南方许多地方,尤其是闽台两地,逢年过节、朋友来访、亲朋聚会,都会以肉羹作为第一道菜来待客。 做肉羹需要一定的技艺。首先,选料要精,最好选用三肥七瘦的肉块作原料;

其次,刀工要好。要把剁碎的绞肉捏出弹性好、外形圆的正方形或长方块,这就要求操作者对肉的肥瘦、老嫩程度以及韧度的把握恰到好处才行;最后,调制的汤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是以猪大骨熬成的浓白色的汤汁为主,再加入一些香菇、笋丝、葱、姜、地瓜粉等配料进行搅拌而成。这样烹制而成的肉羹味道鲜美、质地柔韧。 一碗好的肉羹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色泽乳白微黄而不泛红;其二,香气扑鼻不腥不涩;其三,口感滑爽不腻又富有韧性;其四,汤汁清鲜浓郁,能充分渗透进肉羹中,使其更加鲜嫩可口……

肉羹是福建人最为熟悉的小吃之一。过去生活条件差,肉羹是平常百姓家难得一尝的美味佳肴,只有在逢年过节、亲友聚饮时才能享用一次。如今生活好了,人们想吃肉羹随时都可以买上一盘回家品尝了。不过,我依然怀念小时候家里做的那碗飘着浓浓肉香的肉羹汤。 在我的家乡泉州南部的永春县一带,还有一种叫法不同的肉羹,它有一个更为形象的名字——“米血羹”。之所以称作“米血羹”而不是“米浆羹”是因为米不是磨成浆后才用来做这个菜的哦!

米是用大米浸泡后淘洗干净加水煮熟后过滤掉水,留下米汤备用。然后将洗净的血块切碎放在锅里,加入切好的肉片及适量的葱姜,一起用旺火煮至八成熟,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米汤倒入锅中同煮,边煮边用筷子搅散至黏稠即可食用啦~~ 这道米血羹有补血的作用呢~ 米经过多次洗涤已经损失了不少的营养物质咯~~~所以建议不要将米粒完全打碎,不然就浪费了~

伍生强伍生强优质答主

我是在台湾省的一个台式小馆子里面喝到这汤的,所以觉得很好喝! 我当时问老板是用什么做的 答曰“用猪骨(大概用了1-2斤吧)熬出来的” “加了当归、川芎这些中药吗?” “没有啊~” 他跟我说“就是普通的骨头跟清水煮呀~” 这道菜在台湾叫做“排骨粥”,不过这里做得很清,很香,很润,有点像我们广东人爱喝的“花生粥”。这个店叫“阿牛粥屋”,在台北市光复北路附近~ 这个小店就在捷运站旁边,非常小,装修一般,价格公道~ 这是排骨粥的配料,一碗有70元新台币的样子哦~~ 大老远的还买了这个“卤肉饭”打包回来吃…也是美味到不得了… 还有这个“大肠面线”也非常棒…都是我在台湾省吃的菜啦…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