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木五行缺什么?

赖娟赖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让我来好好思考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医讲的“五行”与西方近代兴起的“五行”并不是一回事(虽然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后者起源于古希腊,通过毕达哥拉斯传到欧洲,而前者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那么,这种哲学思想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简单地说,它就是对自然现象及规律的一种抽象,即用五种元素来概括世界万物、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解释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医理论里所谓“五行”其实是一种广义上的五行——它是阴阳五行说的泛指,是以自然界物质为基础的五大类元素,这五大类元素就是:金、木、水、火、土。

《黄帝内经·素问》里有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所说的就是要人们顺应自然的五行变化规律来进行生活作息。 而喜木的人,其实就是五行属木或者木属性比较强(偏阴或偏阳)的人。从中医理论来讲,人的体质可以分为阴热(阳虚)、阴寒(阴虚)、阳热(气虚)、阳寒(痰湿)、阴阳调和5种类型。其中前两种是偏阴或偏阳,后面3种则是阴阳俱备。

在五脏之中,肝属木,脾属土,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而三焦可以通行元气,上焦(心肺)属火,中焦(脾胃)属土,下焦(肝肾)属水。人体气血的运行,五脏功能的发挥,其实都是建立在阴阳对立统一基础之上的。而且,我们常说的“虚不受补”“痰壅塞了经脉”“阴阳两虚”等等,其实也是描述了阴阳双方在机体里的相对不足或亢奋状态。

所以,从中医理论上讲,喜木其实是说一个人属木或木的阳气(火)偏旺。而五行之中,木生火、火生土,当木火旺盛的时候就容易滋长湿热,这样的人就很容易患上肝炎、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当然,喜木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术语,现代科学也不能证明它存在。而且,中医所谓的“五行”也是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是不符合现代科学规律的。我本人是很反对将中医这套五行理论拿来套用在科学上的。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