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于五行的什么?

瞿昊发瞿昊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答案可能有点长…… 先说为什么有意思吧! 这是《史记》里司马迁评价老子的一句话“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者亦绌老子”,意思是说,当时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士族阶层)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一派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这两派互相瞧不起对方——老子鄙视孔子的礼教,认为太束缚人;而孔子觉得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太消极了,缺乏进取心。

那么这是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老子和孔子谁是百家之祖的问题(其实这个“家”字不太妥当,后面会有解释)。现在一般人都知道了,孔子是百家之祖。但问题是老子上哪了?怎么从历史中消失了?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司马迁搞错了?司马迁是否真这么认为就不知道了,不过他引用了这一句之后紧接着的就是一句“庄子称(孔子)闻《韶》、《舞》,不知其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听了《韶》乐(舜时的音乐)、看了《韶》舞(舜时舞蹈),竟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忘记了自己是在宴席上还是在朝堂上,完全沉浸在这种乐舞之中。这就是说孔子被某种音乐或歌舞迷住了。

于是有人据此评论说,看,连孔子都被迷住了,说明这种艺术(指音乐和舞蹈)的感染力之强,简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既然连圣人都可以被迷住,可见这种艺术不是一般庸俗。所以这样的艺术是不能够流传下去的,应当予以禁止——事实上,秦灭掉周王室后,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对周代文化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焚书坑儒就是出于这种情况。

所以说老子的地位是被后人抬高的。

下面说说为什么。 老子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推崇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道家的创始人。 而道家又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哲学流派。 先秦时期的道家主要指的是春秋时期管仲创立的法家(因为管仲提倡德政,但是管仲本人并不属于士族阶层,而且出身也不高,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杂家)。而这个学说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时期的庄周。由于庄周的学说以虚无为主,强调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动,所以深受士族阶层的喜爱。

于是乎,到了汉朝,庄子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汉文帝向东方朔请教《尚书》之外的经书,东方朔推荐了庄子(《庄子》一书在秦汉时期并不称为经,而是称为子,并且书中多虚构故事,因此也不受儒生喜爱)。汉文帝让太子读《庄子》,自己亲自为太子解说。汉代立国以来一直倡导黄老之道(即传说中的神农氏以后的黄帝和道家始祖老子),到汉武帝时开始推崇儒术,黄老之道遭到排斥。

到了东汉初期,由于光武帝崇尚无为而治,黄老再度受到重视,《庄子》这本书也开始流行开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主要谈论老庄),《庄子》的地位达到了顶点。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