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在五行属什么?

上官鹏吉上官鹏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鹤”这个文字,最初的意思是“鹤”,繁体字是“鶴”,甲骨文像一只展翅的鸟,金文象形,小篆对称,隶书变形,现代汉字中“鹤”字与简笔字的“鹤”字形接近。 “鹤”的古字有“隺”“翯”等。《集韵》收录了“鹤”“隺”二字,注曰:“本作隺,今作鹤。”可见“鹤”字最初就是“隺”字。《尔雅·释鸟》:“隺,鹳。”邢昺疏引李巡曰:“鹳,长脖颈,白羽毛,黑斑纹。”汉代司马相如赋中有“黄鹤兮纷纷”;曹植诗云“翩彼飞鹤”。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笔下多称“鹤”或简笔的“鹤”,唐代李白词“丹凤朝阳”,宋人王禹偁诗“新帖鹤头眉宇秀”。明代小说《水浒传》中“鹤”字出现了180多次;清代诗人龚自珍有词曰“一鹤瘦犹奇”、“数鹤惊还定”。由此可见古代文学作品中“鹤”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 那么为什么“鹤”字用得这么频繁呢?因为“鹤”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东汉文学家王延寿就有“鹤唳云端,鸡鸣桑树”的诗句描绘野外的景象。晋代文学家陆机也有“翔鹤舞千龄,雌雄非不相从”的诗篇描写室内情景。晋代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禽经》记载了235种鸟,其中涉及“鹤”的文字就有7处。可见先秦时代的中国人对鹤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除了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高频度之外,另一个特点是“鹤”这种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我国文物艺术品中。

考古发现早在东汉时期新疆地区就出现了“鹤”形象的陶器,而且造型比较生动,体态近似于鹤。六朝时期南方青瓷生产逐渐发展,出现了大量造型新颖的瓷器,其中的鸟儿形象也十分常见,而部分鸟儿的形象被解读为仙鹤(详见本文附件)。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古罗马艺术家也常把“鹤”作为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的主题。 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朝代,“鹤”的文化涵义不断得到强化。

唐代孟浩然有“清波泛月晓烟中,偶坐幽亭钓夕红;知否此时天欲暮,闲听池畔鹤声连。”宋代杨万里有“闲观水鸭游鹅戏,缓听山蝉石蛙鸣;最喜碧梧凉月下,吹笙归去乘清风。”元代徐显秀有“瑞雪晴岚好个冬,竹篱茅舍自从容;煮酒烧柴寻隐士,闻钟探寺伴高僧。雪晴江上梅花发,月色云中鹤梦醒。身世茫茫愁四顾,乱山残照夕阳中。”这些诗句都反映了“鹤”文化在古人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