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摆在卧室行吗?

索新杰索新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蟾蜍在动物分类中属于两栖纲、蛙目、蟾科,由于体色多呈深色,且体表有较厚的角质鳞片,因此与青蛙一样,也常被误以为鱼类或昆虫类。但蟾蜍和青蛙都属于变温动物,且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它们就会冻结休眠,等待春暖复苏;而当水温超过20℃以上时,才会开始繁殖活动。 由于具有冬眠的习性,所以蟾蜍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强,即使在-20℃以下的环境中,亦能存活数日乃至更长。不过,若是温度持续低于0℃以下,其新陈代谢功能会逐渐减弱直至停止,细胞内的生理化学反应也会随之缓慢下来,此时若不能及时找到适宜的温度条件,生命将难以延续。

正因为如此(而非网上传言),生活在北方地区的蟾蜍,其背部皮肤会因冬季寒冷而逐渐出现一层薄霜,直到春季冰消雪融、气温转暖之时,那层薄霜才会融化消失,而此时正是蟾蜍繁殖的最佳时期。 除了寒冷,对于蟾蜍而言,最恶劣的环境因素还属有毒气体和水体污染。据有关资料记载,一只体长4厘米的蟾蜍,若吸入含有毒气体的空气,其血液中可有98%以上的红细胞受到破坏,并可能在短时间内丧失生命。

与其说蟾蜍是一种水生动物,还不如说它是对水环境适应性极强的两栖动物。因为除生殖需进入水里外,其在水中的活动时间一般仅有十几分钟。而且,只要是干净的水,哪怕是自来水,它也敢喝。 事实上,无论是野外还是家中,我们看到的蟾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无病无灾的。如果一定要说有疾病的话,那么“疥癣”应该是蟾蜍身上最常见的皮肤病了。偶尔也有听到关于蟾蜍“肠炎”、“肺炎”及“中毒”等的病例报告,但这些貌似“病症”的现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归咎于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例如环境不适导致的应激反应、食物过敏或者不良习惯等。

说到这里,问题应该都迎刃而解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蟾蜍的确不宜多养,毕竟并非什么宠物都有资格“持证上岗”;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若想作为观赏宠物,也没什么问题。不过,为了您的健康,请务必保持手部清洁,以免感染寄生虫。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