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怎么进的球员?

全微全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李铁的选人的标准很单一,就是熟不熟悉。 他带的几个国家队,选的球员除了个别特例基本都是熟人。 这次出征世预赛的大名单,除了个别替补,大部分主力都是当年武汉队或者国青队的队友。 这个选人思路其实没什么问题。

毕竟对于国足这种队伍来说,熟悉的人彼此间配合和理念更容易达成统一。 但李铁没考虑到的是,足球比赛是90分钟的持续运动,而不是一场15分钟的较量。 90分钟的运动中,战术打法、人员轮换等都需要主教练在场边做出及时而且准确的判断。如果教练和队员在场上面对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达成共识,那么球队的成绩才能有所保障。

而李铁在训练中的个人倾向就暴露了他作为职业球员欠缺的地方——他不擅于观察和学习,没有形成自己的教练思维。 他做球员的时候只参加过一次世界杯(2002年韩日世界杯),联赛冠军也只拿过两次(2006年和2014年中超冠军),并且多次更换东家。作为一个前锋,他的踢球风格偏防守,并不以冲击力见长。

这些履历让他在面对亚洲对手时,心理上占有优势;而到了与欧洲或是南美球队交手时,他那粗糙的职业生涯履历就会成为全队乃至全场最低的那一档。 李铁带过的两支国家队的战意是有本质区别的。2002年的那一届,虽然最终成绩不佳,但当时国内各路豪强并起,国家队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杀入决赛圈已经算是完成了任务。那一年,李铁个人也在联赛中获得了出场机会。

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在徐阳等人因伤缺阵的情况下,李铁带着的国奥队竟然在和阿根廷这样的强敌拼刺刀,最终因为实力差距输了个1比4,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战绩了。那个时候的国奥队有郝海东这样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也有郑智、周海兵这样技术出色的中场,还有杨晨、孙祥这样具有冲击力的边路突击手,整体实力在当时的中超属于顶尖水平。李铁作为一名后腰,在那支球队里有绝对的发言权。

后来随着一代代英才的凋零,国足的实力也每况愈下。到了今天,我们能够期望的李铁执教国足的成就也就只剩下不要输得太难看而已……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