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怎么做菜好吃?

喻苏红喻苏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蕺菜的由来"写错了,应该是"鱼腥菜的由来"。这个成语来自于南朝梁文学家萧统写的《文选序》中“是以《昭明文选》100卷、《陶渊明集》20卷、《谢灵运集》30卷次第编就。”其中提到了“谢灵运的赋、诗、书、诔、注《论语》等共30篇,文25首。”而其中的《论语》注就是由东晋著名学者郭璞所著。

有一次皇帝(晋武帝)让太子(晋惠帝)读《论语·郑玄注》和《论语·郭璞注》,结果发现他连字都认不了几个。于是问太子为什么不去找这些书来读呢?太子的回答是:“我素不便书,《论语》每篇只读一两遍,三篇在腹中,即能背诵。您所赐《论语》,我每读一遍,便觉义理更深一层。至于《论语正义》(郑玄注),我不敢读,它比《论语》还难。” 郭璞的这部《论语注》之所以叫“郭璞注”是因为他在汉儒郑玄注的基础上进行了注释。因为郑玄注本身就是汉代学术界公认的代表作,所以他的注也就成了标准的解释。但郭璞却别出心裁认为《论语》中的文字应该通假,并且不少地方应该用口语来读,而不是像汉代儒生那样正襟危坐地读。比如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思是什么的时候。

郭璞注:“倩,好眉目也。盼,黑白分明也。绚,五色成文也。言此者,上承‘素丝’之言,下启‘六艺’之文。然则圣人之言,譬若画美矣,非直五采饰之而已。故曰‘素染而华’也。” 这句话如果按一般的解释,那就是圣人之言如美女一般美丽,需要我们端端正正地去学习。而郭璞则认为应当理解为:美丽的面容带着微笑,明亮的眼睛黑白分明,白皙的皮肤上有五彩花纹(指皱纹)。

这些话看起来似乎不够端庄,但它却是孔子真实语言的复原,因此被收录在正史的《春秋》里。 除了《论语》外,郭璞的著作还有《周易八卦》、《春秋》、《诗经》、《楚辞》等注解。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