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猴年是什么年?

邝优雨邝优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是生肖年的第9个年头,也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第四个以“猴”命名的农历新年。 那么,为什么一个农历的节气名称会成为我国的生肖年呢?这得从我们的祖先对天文的观测和历法的研究说起…… 在原始社会,人们简单地把月亮圆缺的一次循环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做“上弦月”;随着月球继续沿轨道前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就逐渐变成半圆形,这时称之为“凸月”或“满月”;随后,月亮渐亏变薄,呈一弯新月,我们称之为“下弦月”。 当月亮运行至“下弦月”后半段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中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时长达到4小时,而夜晚则短暂易逝。此时正值冬至前后,所以根据《周礼·春官·大祝》记载,“仲冬祭风师于玄冥之坛”的“玄冥”就是指冬季。又因为月亮在此时处于“下弦月”的后半部分且渐渐亏蚀,就像一把镰刀,所以古书中有“建子月”“月残”等称谓。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兴起并被引入历法计算中。人们发现,月亮经过一轮完整的“圆缺”(即一次朔望月)所需的时间并不是12个阴历月份,而是约13.5个阳历一个月,于是就有了“小月三十日,大月生四十四日”的说法(《淮南子·天文训》)。 后来,汉武帝采用了司马迁等人推荐的“太初历”,确定农历每月平均时长30.25日。同时,还规定了一年365.25天,比现今公历一年少0.25天。

这样计量的结果就是,农历一年要比公历一年少了两个多月,用不了多长时间,农历年份与太阳年份就会相差一年了。怎么办?汉朝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在农历年尾加上一个“闰月”,这就相当于额外给农历年份增加了二十多天。然而,这样做虽然能解决农历年份与太阳年份的差距,但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农历的闰二月、闰三月……会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农历二月、三月变得很长,而四月、十一月则显得很短。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汉文帝时期,朝廷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该历法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气,把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定为子月,把立春所在的二月定为卯月……十二月为丑月。同时,还规定农历每年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将其加入年底进行补足(现行的农历闰月原则与此类似)。

这种以节气作为划分依据的农历被称为“节气农历”。用这样的农历安排,就可以确保任何一年的正月初一一定是春节,正月一定是农历正月,并且农历年终最后一个月一定含有闰月。当然,由于设置了闰月,这样的农历年份就不是单纯的“阴阳合历”了,它实际上是属于“阴阳历”的范畴。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