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人数多少?

单于妍雅单于妍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是一枚高考志愿规划师,经常在网上看到同学们问关于高考的各种问题,索性就写一篇文章,一次性解答大家的疑问!看完这篇干货,你会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分数上同一个大学,别人却比你专业更好、校区环境设施更优质。 2017年各省份高考报名人数陆续出炉。

从已公布的各省数据来看,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报考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也有个别省份出现下降,如山西比2016年减少4590人,河北比2016年减少3697人。 从整体上来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相较于2016年还是呈上升趋势的,预计2018年的升学压力会更大。 那么面对不断增长的高考人数和严峻的升学压力,考生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

一、提前规划,科学填报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报考的时候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疑惑:“这个学校口碑不错,但是好像知名度一般,该不该报?”“这个专业前景不错,但听说学出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这个学校的那个专业比我现在的成绩高几分,要不要冲一下?”……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前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向专业人士询问得到答案,提前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和目标定位,然后选出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而不是等到考试结束之后,根据分数去挑几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院校和专业,这样的填报方式往往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因为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这段时间里,情绪起伏不定,很容易被其他人或者是其他信息所干扰,从而错过最好机会。所以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万全准备,才能从容不迫。

二、分数优先,兼顾志愿 想被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录取,分数很重要。只有成绩达到要求,才有选择的机会。因此大家在考前还是要好好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排名,结合往年录取情况以及今年招生计划,确定自己可以填报哪些学校,并合理分配每个志愿之间的分差。 对于那些目标明确的考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参考以往数据,确定目标学校的范围,然后再进一步筛选即可。 但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可能没那么明确的目标,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未来人生的走向(就业/考研/出国)、地域倾向等,然后将这些因素融合到一起,确定最合适的择校择专业方案。

三、服从调剂,风险并存 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专业的选择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如专业培养方向、未来就业情况、学科门槛、个人能力等等。一旦选定目标,就要为之而努力。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的犹豫而与理想的专业失之交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要在志愿填报时慎重选择专业,同时也要注意调剂的风险。虽然我们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通常都是填报六个学校,但是每个学校却只能填报两个专业。如果第二专业仍然不能满足条件,就有可能被退档,导致落榜。因此在选专业的时候也要慎重再慎重。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