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什么时侯入复?

强凤彬强凤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中国历史上“以孝治天下”的传统,父母去世的时候作为子女必须回家守墓,这被称为“守制”或“丁忧”;其次,古代社会政治体制是封建王朝,政府机构是上下两级,而现代政府的组织架构是多级政府,所以古人所说的“出仕”、“入仕”其实指的是进入中央或者地方政府任职,这种任命制度在古代是世袭的(也就是子承父业),而不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因此所谓“入仕”其实就是进入权力中心的意思,与官员的籍贯没有关系,因为朝廷官职是不给外乡的; 最后,从个人角度看,古人在遇到重大人生事件的时候会“削籍避祸”——也就是说主动辞去官职,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汉书·盖宽饶传》记载了这样的人物,他因为多次上书批评皇帝和朝廷的过失,“言且莫从,意忿恚发怒,辞旨亢厉”,最后“有司奏弹其罪,当弃市,诏令赦之”。从这个角度看,古人所谓的“出仕”实际上就是做官,而 “入仕”则是就任官职 。

当然,上述讨论的都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情况,对于现代中国社会来说,这些术语显然已经过时或者说不完全合适了。现在意义上的“出仕”与“入仕”并没有严格的界线,一个人先当了公务员然后辞职去经商,这是“入仕”;一个人先当了大公司的主管然后又考上公务员,这也是“入仕”。 至于“时宜”这个词就更不严谨了——它更像是对应“入仕”的说法而已。现在的选拔体系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个制度建立以来不断改良,被公认为是相对公正的选择;而且现代政府的组织结构是多级的,上级政府不会直接管理下级政府的事务,这就使得官员在地方任职成为可能——“离乡别井”并不是形容回乡守制的成语。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