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是什么年?

云灵云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公历2017年到来的第二天,即农历丁酉鸡年十二月十四日,半夜子时开始为甲午马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称的“腊月二十三”或“小年”。 那么在这天晚上12点以前出生的属鼠之人还是鼠年,在夜晚12点以后出生的属牛之人就是牛年,属虎之人则是虎年……以此类推。

而24节气中的“大寒”则正好处于农历年末,因此在大寒节气到来前夜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迎春节”(“过小年”)的日子。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进入冬季后气温骤降,寒风凛冽,此时又是万物蛰伏之际,草木凋零,水冻山寒。不过尽管天气严寒,却依旧有“百草回芽”之时,所以古人认为,虽然大寒时节“冰封雪飘”,但立春一到便暖风和煦,冰消雪融。

在民间,人们常以“大寒雨水”作为新春的开始,《礼记·月令》中也记载了周朝的“腊祭”节日,即冬至过后第16日,此时正值大寒,所谓“天子大蜡八,州里社日同饮鬯酒”(鬯读chàng)。 而唐朝的《燕京岁时记》中也有关于“立春”的记载:“立春日,都城上下,备办饮食,市肆间莫不熏炙炊炸,畅其生意,凡牛肉、羊肚、猪肠等类,切做羹汤。”“立春日,富家多买羊肉……”由此可见从唐代开始,立春就被视为新年之始。

宋朝时,朝廷还正式将“立春”定为传统节日,称为“立春日”或“立春节”,并在宫廷内举行迎春仪式,《梦粱录》中有载:“立春日,尚书省起造春盘,用青萝蔬瓜、生菜、豆苗、酱瓜、生姜、笋、豌豆苗和盘供职。” 时至明代,“立春”“元旦”区分更明,清代雍正年间制定“历书”时,明确规定“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由此至今,我国农历的正月初一都被称作“立春”。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