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能如何消化?

濮阳馨彦濮阳馨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说观点,短期难以消化,长期要看新能源发展情况。 国内汽车产能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其实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2010年前后各大汽车集团大举扩张产能所致。当时我国的汽车销量每年以200万辆的速度递增(2009年增售了796万辆),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未来的增长无可限量,因此扩大产能正是抢市场的好时候。很多车企都是一口气上马几万辆的生产线,比如上海大众的朗逸和途安、一汽大众的新宝莱和速腾、北京现代的朗动和领动等。还有一些原本没有产能的车企,如奇瑞、众泰等,也开始扩大产能。

我统计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2010年到201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数据,发现4年中汽车产销量增加了584万辆(2013上半年比2010年底增长了18%),而同期乘用车(轿车+SUV)的销量只增加了368万辆,商用车(重中轻卡车)的销量仅增加209万辆;但是同时期汽车产量却增加了1225万吨,也就是说多出来的这些车有一半是产出效率极低的过度产能。

虽然从数字上看好像产能利用率只有66%,实际上要比这个数字低得多。因为汽车行业在计算产能利用率时有个行业惯例,也就是把当期的产销量与产能使用率作为基准点,今后如果任何时段的产销量低于这一基数,则视为产能过剩。所以实际的产能利用率要远远低于66%这个数字。 随着近年汽车销售增速的放缓乃至负增长,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去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坚决压减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更加引起业界对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我在前面引用了中汽协会的数据,其实工信部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给出了一个产能数据,“2009年,全行业(汽车、零部件)固定资产总投资2.68万亿元,比上年下降9.2%。目前,这些投资项目已陆续建成投产。到2011年年底,全国累计新增产能约500万辆,其中乘用车近400万辆,商用车约100万辆”。500万的增量产能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规划》中的数据,平均每吨汽车产能需要固定资产投入100万元进行建设,那么500万产能就是5000亿元的投资,这个数字几乎是2009年全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74787亿元)的七分之一。

当然投资并不是全都建成产能,有很多投资是建工厂、买设备等等前期建设支出,真正形成产能的是有一部分,但也不会全部形成产能。而且形成产能也不代表着就能全部释放出来,还要看市场需求的情况。 但是无论怎样,巨大的产能投放量会使得未来一段时期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价格战的苗头再次出现。对于处于弱势的自主品牌来说将是更大的考验。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