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东北位是什么?

段君莲段君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处于地球北温带,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季节划分上,一般以春分(3月21日)开始入春,秋分(9月23日)进入秋季,冬至(12月21/22日)开始冬季。 夏至(6月21/22日)到立秋是夏季,处暑(8月22日)至立冬是秋季,小雪(11月21/22日)到立春是冬季。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时间长度都是4个月,每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跨度均为15天左右。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为春分,也是春季开始的日子;每年6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为夏至,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长的一天;每年9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80°,为秋分,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每年12月21日或者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为冬至,也是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随后,太阳开始北返,白昼逐渐变长,直到春分,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古代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每一等分和一个节气相对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分别对应东风解冻、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大暑、立秋、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立春……

在农历中,每一个月的初一被称为“朔”,每月的初三称为“望”,月亮由“朔”到“望”,又由“望”到“朔”,这个过程就是“潮汐周期”。 在这个周期里,月亮最接近地球的时候叫“近地点”,这个时候的潮汐力最大。而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月亮正好也在“朔”或者“望”的状态,此时称“近点望月”或者“近点朔月”。 由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相对运动有着一定的规律,所以古人在建立农历时,就选择了距地球最近的满月作为每个月的开始。

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在阴历的初一、十五出现“晦”、“朔”现象。 而“晦”和“朔”恰好对应着公历的十二月、一月。 所以便有了“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 现在知道了正月建寅,二月建卯,那么三月该建什么?古书《尔雅·释天》中说—— “三月,暮。” 意思是说,农历三月份,月亮出现在黄昏之时。那这个月就命名为“暮月”吧!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