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菜市口是什么?

花之荣花之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菜市口,老北京最热闹的集市之一! 《燕京杂记》中关于“菜市口”的记载: “崇文门外之菜市口,其地广衍,为三岔路口……每日天未明,即有挑担设炉、卖茶者;既晓,则成市矣……” 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清代初期菜市口的繁华景象。

事实上,作为老北京著名的商业街,菜市口自元代起就已是“京城的热闹所在”,《析津志辑佚·风俗》中有载: “南则大慈恩寺……北则菜市口。” 从地图上看,元大都的北部偏西位置有一处名叫“赛儿庙”的地方,在今天的北京地铁西南角,距内城不远。清人写的《京都竹枝词》中有一首提到这个庙,并指出这里也是“花市”: “赛儿庙里旧通商,庙外花街分外香。” 赛儿庙在明代曾遭火焚,后又重建,所以“元时庙貌”已无据可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庙宇在元世祖时期曾是个重要的商贸场所。 至于“菜市口”这个名字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因为此处过去常有卖菜的,故称“菜市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此地曾经有个“菜市”而得名——其实这倒和“赛儿庙”一样,都是指同一处地方。

当然,到了现代“菜市口”已成为一个区域的代称,除了原址,还包括了它以南的许多地方,正如《燕京杂记》中所言,这里的范围已延伸到“南至宣武门,东至虎坊桥”“东西两街,十余里间”。 那么,为何将这一带命名为“菜市口”呢?难道是因为这里有菜市场吗?其实不然。

据当地老人讲,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访,驾临他舅舅家吃饭,不料吃饭时皇帝发现桌上只有四个咸菜碟子,没有菜肴,顿时龙颜大怒,立刻命人把太监叫来询问。后来太监回宫报告,说是皇上吃的御膳太单调,可再让厨房做几个菜。于是,太监来到菜市口的大街上,见有卖熏排骨的,买了二斤,又用黄金五十两买了一个烧兔子的厨子,带到宫里给皇上做了两菜一汤。 为了衬托出皇上的尊贵,这些菜都得是用黄纸盖上盖子用铜炉焖熟了再端上来。当时规定,天子用黄色,群臣才用红色。这两道菜一出,整个朝廷上都是黄色的。 于是,乾隆帝的这次微服私访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被乾隆皇帝骂得狗血淋头的那个太监,也因为此事立了一大功,被赏赐许多钱财并升了官。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戏说的味道,但仍然可以反映出“菜市口”一带在清代中期以来的繁华。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